宁波联合执法查获20余吨来自疫区的非法入境冻肉
非法走私肉暗含大风险
——宁波联合执法查获20余吨来自疫区的非法入境冻肉
□陈育彦 周向胜 陈 俊
近日,宁波检验检疫局通过线索了解到,余慈地区可能存在大量来自疫区的走私冻牛肉类产品后,联合宁波市口岸打私办、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宁波海关开展 突击联合行动。联合执法组在经营场所当场查获非法来自疫区印度、巴西、美国的速冻牛肉、牛排、牛肚等产品1194箱,货物重量21.5吨。执法人员当场对 这些货物进行了封存处理。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宁波地区查获的最大批量非法来自疫区冻肉类产品,货物均从宁波辖区外流入,后续追溯调查和处理措施正在迅速 跟进。检验检疫部门提醒,购买进口肉制品须谨慎。
非法走私肉制品暗含巨大风险
“走私肉”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非正常渠道入境的进口肉制品,由于“走私肉”未经过检验检疫,同时也未缴纳进口关税,因此其成本自然低。另外,由于中外饮食 文化存在的较大差异,很多在国外不吃的东西在国内却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如畜禽的内脏、头、骨、爪等,许多国家基本不吃,售价低廉甚至变成废弃物。经销商通 过低价进口,其进口价格也远远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导致了大量未经合法途径进口的低价境外肉制品充斥着国内市场。更有甚者,通过非法渠道偷运回来死亡的动 物肉制品,成本更加低廉。
“我以为‘走私肉’就是进口的渠道不一样,再怎么说也是进口的,品质应该要比国产的肉类好一点吧。”市民王先生在被问及如何看待“走私肉”品质问题时这样回答,这同样也代表了很多不明所以的消费者的看法。
“事实正好相反。”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的专家介绍,这种未进行进口肉制品检验检疫的“走私肉”存在着极大的安全危害。“未经检验和除害处理,很有可能携带 人畜共患病、动物传染病病原体以及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如果来自疫区,甚至可能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重大传染病。使用这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食品原料,会给百姓的饮食安全、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