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观念不强 产品档次不高 品牌影响不大
羊毛防寒服产业亟须升级
日前在陕西榆林举办的中国羊毛防寒服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企业家、专家代 表和政府部门负责人围绕如何推广并做大做强中国防寒服产业各抒己见,他们一致认为,营销观念不强、产品档次不高、品牌影响不大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相当 程度上影响了羊毛防寒服产业在我国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羊毛防寒服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陕西、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产值只有数十亿元,远远低于产值已 达几百亿元的羽绒防寒服。其中,陕西榆林羊毛防寒服的销售额占到了全国市场的75%。他们还共同呼吁榆林市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本地羊毛防寒服的支持力度,使 之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以改变榆林市第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只有10%、能源化工等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90%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现状。
本次研讨会是在陕西羊老大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陕西榆林市科技局、工信局和陕西省服装协会协办下召开的。
据悉,以羊毛为絮片的羊毛防寒服在榆林市已有十多年的生产历程。而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起步于该市横山县办工厂,目前已延伸到了榆林、横山、米脂等各县区, 有加工企业上百家,其中,羊老大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产业规模最大,而且品牌影响力在当地所有企业中也是最响的。其生产的羊老大羊毛防寒 服在东北等市场很畅销。
榆林市科技局局长韩宇平介绍说,近年来,为了解决榆林白绒山羊在发展过程中绒变粗、毛不值钱及一些疫病防治问题,榆林市科技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专 业、榆林学院合作,在横山县建立了白绒山羊研究基地,并与羊老大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羊毛防寒服研究中心。目前,榆林市政府每年都下拨1亿元用以支持发 展畜牧业。2010年,榆林羊的存栏数达到了860万只,有的山羊产区的绒毛细度已达到了12厘米。因此,榆林市具有发展羊毛防寒服的资源和产业基础。
陕西省服装协会会长陈会安说,羊毛防寒服产业是一个富民、营造和谐社会、协调轻重工业良性发展的优势产业,要促进其良性发展,需要政府与企业携手共同努 力。他认为,“十二五”期间,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需要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包括:制定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成立规范行业良性发展的自律组织、完善 企业生产标准等。